我与祖国共成长
——我的入党故事
宁安市老科协 杨立文
建党百年历史,可歌可泣,灿烂辉煌。既是党从不断探索、浴血创业走向发展壮大的历史,也是党带领中国人民摆脱黑暗走向光明,摆脱受奴役走向当家做主,摆脱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目睹国家的发展、壮大,回顾自己在党的哺育下的成长经历,每每总是心潮澎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样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一切,尤其作为1949年出生的我来说,我更自豪于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伴随着祖国走过了73年的风雨历程。我以祖国为骄傲,我和祖国共成长,祖国永远是我的依靠。
一、无所畏惧,坚定信念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份子家庭,父母都是共产党员,兄妹六人从小是在他们无私奉献,勤奋敬业的耳濡目染下成长起来的。爸爸是全国教育界的劳模,妈妈是优秀教师,我立志长大后做一个像他们那样的好教师、好党员、好干部。文化大革命使党和国家经受了动乱和严峻的政治考验。我父母也因此被打成走资派、反党分子,遭批判斗争,子女们都受到了株连。当年的自豪感和理想成了泡影,思想一度陷入困惑和迷茫。但每当看到爸爸妈妈在逆境中的自信和乐观的精神,也深深的感染着我。我永远铭记的是爸爸的名言:我坚信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一定会照耀到每个角落、每个问题上,也一定会照到我杨椿身上!爸爸说的对,相信党,相信群众,历史一定会做出公正的评价,这是我们全家的共识和坚定信念。
二、劳其筋骨,磨练意志
1968年我作为知青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农村苦活累活险活干在前冲在前,不甘落后,任劳任怨,受到好评,乡亲们给我起个绰号——“鉄姑娘”、“二小伙子”。在这里,我了解了农村,了解了农民,增进和贫下中农的感情。在这里,我磨练了意志,锻炼了身心,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今后走好自己的路打下了基础。
1972年,经大队党支部和贫下中农推荐,我考取了牡丹江师范学校,踏进了教师的摇篮。在这里我重新燃起了做一名人民教师的希望。其间递交了我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表达了自己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心愿。我十分珍惜难得的机会,争分夺秒,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被党组织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73年,我被分配到宁安第四中学任教,并做班主任工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党的积极分子,我努力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到思想上入党。我以优秀共产党员和革命前辈为榜样,学习他们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学习他们勇挑重担、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志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我不顾自己哺乳的孩子,业余时间去学生家里给生病学生补课。自己带病坚持上课,因劳累过度晕倒在课堂上课。由于工作兢兢业业,多年出满勤,上满课,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并在县总工会教师大会上做了事迹报告。
在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下,1982年我终于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84年经党组织推荐、考取了牡丹江市委党校。两年的学习,更加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信念,和把毕生献给党的教育事业的决心。
四、不忘初心、践行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是对每个党员的要求,1988年我被局党委派到当时的老大难单位——实验小学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面对破旧烧炉子的平房、低洼的操场,每逢雨天不穿靴子进不了教室,各项活动教室更是不敢奢望的事,一些教师上访告状,让上级领导头疼。面对现状我与全体教职员工一道,在上级党委大力支持下,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本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大干快上,只争朝夕。我们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八方求援,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三阶梯式的教学楼拔地而起,语音室、电教室、综合活动教室应有尽有。在城管大队、驻军部队、运输公司等关系单位的无私援助下,学校操场修了下水管道,铺垫砂石上百车,几年下来再大的雨孩子们也不怕没场地玩了。学校班子共同研究确定了学校“全面打好基础,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创造思维,提高综合素质的办学理念”,和“成功从这里开始”的办学目标,多彩晨会、特色课间操、各兴趣班十多种……。
各种特色教育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一中小班升学考试中,我校次次名列前茅。学校先后接受国家、省、市县、乡镇领导和同仁的视察指导,中国教育报记者考察并报导了我校办学的先进经验。先后授予省标准化小学、省双全先进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省课改先进集体等。我也多次被推荐出席宁安市和牡丹江市的人代会和党代会。我深知,学校的变化和成绩绝不是哪个人所为,而是党支部班子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
回顾一生的奋斗历程,自己坚守做一个好教师、好党员、好干部的志向,努力践行党的宗旨,自觉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自感无憾无悔。而今,在夕阳的路上我会矢志不渝,不忘初心,不断学习,继续为党为社会贡献余热,做一名永不褪色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