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江宁安市老科协农技普及
创新工作队荣获省离退休干部
发挥作用“银发先锋岗”荣誉称号
牡丹江宁安市老科协农技普及创新工作队组建于2020年。这支队伍以宁安市农业综合性专家赵汝军为队长,由农艺专家胡学银、白喜军,果树专家王化靖,蜂业专家吴辰,蚕业专家侯印宝,烤烟育苗专
工作队成员们根据农业时节、主要农作物生长期可能遇到问题等,常年活跃在乡镇、村屯和田间,根植于百姓之中,既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又掌握了全市农业生产和农民农作物种植情况。他们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时间深入乡村、活跃在田间地头,成为宁安市委、政府了解“三农”情况的主要依靠力量。
队员们想市委、政府所想,急农民所急,研究提出了发展玉米经济、深化设施农业、建设标准化农业、生态农业等一系列具有超前思维的提高宁安市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调研报告。撰写了《关于助力龙江振兴的思考》、《关于如何发挥农业机械在黑土地保护中作用的建议》、《关于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建议》、《关于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人员作用的建议》、《对黑龙江西瓜甜瓜生产的建议》等一批有份量的工作建议,得到市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宁安市老科协农技普及创新工作队水稻区
工作队队长赵汝军,一年有一半时间在基层工作。在宁安市无论是党政部门,还是农事企业,或是农业项目经营者,每当农业方面遇到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找赵汝军”。他每年参加市委、政府决策咨询平均5次以上,直接联系的企业超过15家、农户20人以上。他还自己开展了水稻品种提纯复壮、水稻旱作、鲜食玉米产业跟踪等事关全市整体农业进展的农业科技试验项目,成为宁安市名赋其实的农业行家。去年6月份,赵汝军与宁安市老科协会长万慎严,副会长李静一起努力,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成果转化与服务处”达成了共同开展优质水稻科研、促进成果转化合作协议,并正式签订了《协议书》。将为推动宁安市水稻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发展,促进水稻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赵汝军在为农业技术骨干进行科学施肥培训
赵汝军在田间为农户讲解科学种田
赵汝军牵头试种的十几种鲜食玉米试验田
工作队成员侯印宝,是全市著名的蚕业专家。他牵头创办的宁安市东京城镇宝山柞蚕生产示范基地,收集保育了龙蚕3号、1号、辽宁抗大、特大高新109、抗大9906,柞蚕白茧新品种858,杂交品种龙蚕2号等12大品种,青、黄色系蚕种齐全。基地在省内率先试验推广了“纸上产卵,挂纸上山;纸上产卵,起早拔卵;纸上产卵,引壳上山”的春蚕繁育技术,有望在北方实现柞蚕两季柞蚕生产的突破;还试验成功了“室内养蚁,室外套袋”、“复式消毒”等新的柞蚕养殖繁育技术,使其始终保持省内柞蚕养殖技术领先的地位。侯印宝每年在市内举办培训讲座都在4次以上,到省内外地县举办讲座10次以上,培训人数达到3500人次以上,把柞蚕生产不断推广发展到省内所有地市、东三省包括内蒙地区,基地现在已在吉林辽宁和内蒙均建立了柞蚕繁育分支实体,在佳木斯、双鸭山、大兴安岭每地都有500以上的长期稳定的客户,东北各地的柞蚕养殖合作社、专业公司、专业大户每年都自发地到宝山基地来学习、调研、研讨、洽谈,接待人数都在1200人次以上,成为名符其实的东北柞蚕龙头基地,被评为黑龙江省老科协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侯印宝在观察不同品种柞蚕孵化规律
工作队队员
工作队成员、宁安市老科协蜂业分会会长吴辰创办了吴辰蜂产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的蜂场,与南方种蜂繁育基地建立了长期、可靠、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已基本摒弃了过去蜜蜂靠自繁的生产方式,而实行了当年蜜群几乎全部从南方引进的养蜂模式,从而省去了秋冬春近半年蜜蜂饲料、人工等成本,专业化养蜂进一步提升的同时,还能充分保证蜂群质量。
吴辰蜂产品有限公司蜂场
吴辰在讲解春季繁育幼蜂技术
吴辰向清华大学赴黑龙江振兴乡村工作站的同学讲解养蜂技术
这是工作队成员马玉顺在指导兰岗镇瓜农进行育秧
这是工作队成员白喜军在开展新玉米品种栽培试验
这是工作队成员胡学银在开展鲜食玉米栽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