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安市老科协启动若干农业试验项目
宁安市老科协
今年上半年,宁安市老科协为重振本地农业品牌的影响力,加速新品种研发,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启动了以下农业试验项目。
一、找回失去的味道
1.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一说吃大米饭,就想到响水米(当时的品种为朝阳青粳米,后期有上育397、富士光)做的米饭,那时煮饭开锅溢出的蒸汽就能让室内充满米饭的清香,可现在原始品种已经严重退化,远离了市场。去年从国家水稻研究所引进的上育397、富士光已经进行了试种,今年将继续扩大种植、进行选优;朝阳青粳米品种已委托国家水稻研究所寻找种源,找到后再进行提纯复壮试验。
2.过去牡丹江市,甚至哈尔滨、大庆等地都到宁安来抢购大蒜(品种为宁安大蒜一号),这个品种可以空口生吃、辣中带甜,遗憾的是这个品种已退化,目前市场充斥着山东等地大蒜,品味较轻不说(没有以前的大蒜味),还特别不耐贮。经过3年多的搜寻,去年终于在一户山区农民地里发现了这个老品种,已委托在一名老科协会员在自家果园里开始了提纯复壮试验。
3.拯救稻花香品种。“五优稻四号”是被国内消费者认可的米饭增香辅用大米,但目前种植倒伏严重、香味减弱现象突出,稻农收入受到了影响。决定在江南乡进行品种技术、栽培技术、营养技术综合拯救试验。
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
1.继续作好鲜食玉米品种的优选。决定以金源农技研究所为主,在三个区域,在过去4年试种的基础上,今年淘汰3个品种不被认可、再引进2个新品种;继续举办鲜食玉米品鉴会。确定宁安鲜食玉米的主打品种。
2.开展“吉源香一号”水稻新品种试种。今年初从宁安一位曾经从事农业管理工作的人员手中得到了这一新品种,据介绍很有潜力。已安排在金源农业技术研究所进行试种,力争尽快改变宁安没有水稻拳头品种的局面。
3.进行水稻旱作试验。就是选择个人有意愿的江南乡一农户进行探索水稻旱作试验,建立节水农业、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稻品质。
三、研究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探索AI技术在农业上的利用。利用AI信息来源广、知识全面、方案综合智能的优势,重点探索农业生产新技术在宁安的推广应用,发挥科技在推动农业生产的关键效应,打造宁安精品农业。
探索新型耕作制度。包括不同土壤条件下的三年轮作机翻地(翻、松、耙)技术规程、“农家肥、生物茵肥、化肥结合,氮磷钾与微量元素结合”及立体施肥技术规程、有机农产品生产规程等。
目前,这些探索试验项目都已进行了任务分工,部分项目已经落地,部分项目正结合农时季节陆续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