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宁安市老科协 >> 宁安市老科协多措并举 扶贫取得显著成效

宁安市老科协多措并举 扶贫取得显著成效

2017-03-13 10:40:49 来源:宁安市老科协 浏览:206

 

2016年宁安市老科协,按照牡丹江市老科协扶贫工作的部署,加强了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科技帮扶为主,多措并举,求实务实,扶贫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果。

一是集中全力帮扶一个村整体脱贫。地处宁安市边远的江南乡宝山村是全市的贫困村,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的农户占40%。从2015年开始,他们就组织以高级农艺师赵汝军为首老科技专业人员,针对分散种植、产量低、山坡多等问题,提出调整种植结构,改大面积种植玉米为以小杂粮为主,并发展果菜业。他们首先帮助该村建立小杂粮专业合作社,将农民组织起来,其次,对全村100个贫困户的耕地实行统一经营,统一品种,统一销售。再次加快发展果菜。帮助该村辟建了绿色蔬菜采摘观光园,果农由原来8户增加到20多户。蔬菜观光园每块地100平方米,售价700元,去年春就由宁安城区等地人员认购了105块地,由村里统一种植和管理,认购者和旅游观光者自行采摘。同时增加小杂粮品种,提高小杂粮质量,改进包装,小杂粮已打入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仅这两项2016年该村人均收入增加到1.5万元,大部分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二是有对性的对贫困户重点帮助增收脱贫。2016年他们选择有劳动能力但缺乏技能的一些贫困户,实行科技帮扶,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如海浪镇宁西村的王国峰,家庭七口人,母亲及哥哥、嫂子均为残疾人,原只种玉米,想脱贫没门路。针对问题,市老科协从2014年开始就帮助发展种植葡萄,采用新品种,指导其加强田间管理,去年收入达到3万多元,走上脱贫之路;海浪镇大生村的侯典文,家庭三口人,原只靠外出打工维持生活。后因交通事故残疾了,生活陷入贫困,在市老科技人员指导帮助下,发展果树项目15亩,去仅收果一项达到近1万元,2017年可达2万元;2016年他们共精准扶贫户8户,比年初计划增加了3户,其家庭人均收入都有明显增加,最多人均收入达到8000上以上。

三是在贫困村开展科技培训活动。他们分析许多农户之所以贫困,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此,他们加大科技扶贫力度,重点在贫困的宁安镇联合村、江南乡宝山村、海浪镇宁西村等,以推广玉米超高产密杆技术、果树省力化栽培新技术,肉牛养殖技术等为主要培训内容,全市因种植养殖能力差而贫困的农户为1364户,共为3671人,2016年他们采取流动课堂、农民夜校等形式,共培训贫困农民1800人,占全市培训农民总数的23%,通过各种培训活动,使这部分农民更好地掌握先进种植、养殖先进技术,有效提高了科技素质,为他们尽快脱贫致富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是实行科技帮扶,在培育新型农民上下功夫。2016年他们不仅普遍地采取各种方式进行精准扶贫,而且在扶贫的过程中,更注重对新型农民的培育,这是农户脱贫的根本所在。近几年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来培育新型农民,尤其是2016年通过办班培育,个别指导,帮选致富项目,提供致富信息等手段,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民素质,有十五名成为科学种田和果树栽培能手。青年农民胡金峰,由于不懂技术,栽栽培果树成活率很低,几万元投资打了水漂。市老科协理事、原果树指导站站长王化靖聘为技术顾问,他一帮就是四年,采用了目前东北三省最先进的省力化栽培新技术,使其发展成为目前宁安规模最大的果树示范区,2016年开始产果,产品销往北京、广州、秦皇岛等大城市,销售比普通龙丰果价高一倍。海浪镇江富村的付跃东,仅有果树8亩,但由于市老科协帮其引入新品种、新技术,近几年每年收入都在3万多元,去年毛收入达6万元,成为由贫转富的先进典型;海浪镇光荣村的宫茂林,栽种果树1.5垧,经市老科协多年技术指导和各方面的帮扶,每年收入都在8万元左右,2016年达到12万元,成为我市新型农民的典范;海浪镇宁西村的吴保江,家庭五口人,原来种玉米始终难以脱贫,多年来在市老科协的技术人员指导下,70亩葡萄园2016年亩收入达到30多万元,成为靠科技致富的新型农民。

 

宁安市老科协

 201738

协会简介 - 组织机构 - 协会章程 - 职称评审 - 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