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孔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一、栽培季节与时间
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有差异,黑木耳生产时间安排也不同。黑龙江省、吉林省一般在10月中旬开始生产二级种,元旦前后开始生产三级菌,4至5月份进行打孔催芽管理,6月份浇水管理,7月份开始采收,吊袋可提前两周开工催芽。
二、秋季栽培时间:3月份生产二级菌种,5月份生产三级菌,6月份培养,7月25日前后开始催芽管理,9月中旬-10月下旬采收。
三、品种选择
优良菌种是黑木耳实现优质高产的前提,为了保证菌种质量,要到正规科研所和有实力的厂家购买。首先应了解品种特性,只有了解黑木耳品种特性,才能按照品种进行栽培管理和出耳。目前菌种分为晚生、中生和早生品种;又分为大筋、半筋和少筋,注意在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菌种,春耳栽培可选择中晚生或中熟品种,因为春天生长期长,产量提高。秋季选择中早生或是早熟品种,出芽快,在秋季上冻之前全部采完。购买菌种时,认真检查外观,表现为菌丝洁白、均匀、平整、无霉斑、棉塞是否有杂菌,控制转代次数过多的菌种。
四、原料选择
适合栽培黑木耳的原料很多,除了木屑,还可加入30%的玉米芯,锯末要粗细混用,锯末过粗除了在装时刺破菌袋出现微孔,在发菌后期收缩性严重造成袋料分离,影响产量。选择玉米芯最好用当年的,粉成绿豆大小颗粒,拌料用的麦麸、稻糠、豆粉和豆粕要当年新鲜的,陈年隔代的容易变质,豆粉一定要极细,石膏粉要用无水的熟石膏,石灰粉应用白云灰,也可以用建筑用的生石灰粉,不要使用存放过久的石灰。
五、二级菌种生产
1、木屑培养基:阔叶树木屑78%、麦麸18%,豆粕2%,石膏1%,红糖1%,按配方称取原料,先将糖溶于适量水中,再将其它原料混拌,然后加入糖水拌匀。使培养科含水量达到60-65%,然后装袋,目前最理想使用木条菌种,一是木条种不易老化,保存时间长,二是接种速度快,三是出耳时透气性好。
把木条提前3-5天放入营养液中浸泡,捞出来沥去多余的水份,与麸皮营养料混拌,即可装袋。进行灭菌时使用高压锅在灭菌前排净冷空气后,在0.11-0.14兆帕压保持2小时即可达到灭菌效果。温度降到60度,压力表到零时可以出锅。常压蒸气灭菌,温度已达到100-105℃时维持8-10小时可达到灭菌效果。
2、接种:培养基温度降到
3、二级培养:培养室提前进行消毒处理,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初期,要将温度控制在25
六、培养料配制及拌料
培养料的质量决定黑木耳的产量,培养基酸碱度影响黑木耳菌丝和杂菌以及后期出现青苔的发生。
在配料时注意以下几点:
1、黑木耳生产配料时其中的成份要合理搭配,如果配料比例不当,会出现菌丝生长不正常,严重影响产量的高低或是导致绝产。
2、在配料时营养料不可过多或是过少,过少会使养份达不到营养的要求,影响菌丝生长发育,如果过多不但提高成本而使菌丝生长过旺,容易老化收缩,后期出现霉菌污染。豆粉一定要粉细才能被菌丝完全分解利用,如果有过大颗粒会出现在袋的表面,发生霉菌感染。
七、装袋:拌完后,料要及时装袋。
1、塑料袋质量检查,要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菌袋,根据个人需要,薄厚根据木屑来选择,现在锯末越来越粗,塑料袋越来越薄,要预防菌袋刺破微孔。
2、装袋时室内温度不能低于
3、装袋过松还会导致出耳憋芽,耳基包在里面高温时造成烂在袋内污染霉菌。
4、装完袋窝口时不要过短,不能少于3公分,防止棉花海棉,接触培养基,造成袋口湿度大,口部容易感染杂菌以及链孢霉菌发生,要求窝口周边光滑以防透气。
八、灭菌
装锅后要大火快烧在短时内达到灭菌的要求,高压锅排完冷空气加热到0.12-0.14兆帕压力时保持1-2小时。压力表表针降到0时打开锅盖。常压灭菌温度可达100-108℃持续8-10小时,新鲜锯末可延长2小时,夏天灭菌比冬天多闷2小时以上。
九、冷却接种;中型菌包厂要有一个封闭或冷却车间和无菌接种室,冷却到25℃左右接种。目前接种方法很多,超净工作台,净化器、负氧离子风、干热法接种,都按无菌操作。如果在养菌室接种,要在接完菌后进行加温、换气、排潮。
十、养菌
1、养菌室在使用前一周进行药物交替消毒处理,预防螨虫。室内温度达到
2、温度:黑木耳是中温型食用菌,温度控制在25-
十一、出耳管理
1、室外地摆,根据地势及降雨量不同做床,床面高于地面20-25厘米,床宽1.5
2、在摆袋前一周使除草剂处理,杀虫要提前几天处理,提前不会使菌袋产生药害,如果菌床发生过螨虫,可以在摆袋时喷15-20%的盐水,用1:520倍的甲基托布津洁霉净喷透床面消毒处理。注意除草剂和消毒药不可混用。
十二、开口育芽
1、菌袋提前运到栽培场地,困几天再打孔以防袋料分离。
2、开口育芽时应根据当地温度,在
3、根据不同的品种划口形,间距2-3厘米立放耳床。上面盖塑料薄膜和遮阳网或草帘,保持床内湿度80%左右,温度控制在10-
十三、出耳管理
大约经过20-25天,耳芽基本出齐,可以把覆盖物去掉。冷热交替的温差十分有利于耳芽生长。白天夜晚形成温差,然后浇水分床,控制喷水,要少喷勤喷。根据天气情况,白天气温低时不超过25℃全天浇水,每半小时一次,以耳片展开都湿透为准,晚上温度低不浇水,容易发生憋芽现象。天气高温时应选择早晚浇水,连续5天左右,停止浇水,晒2-3天,然后再开始浇水。当下午第一次浇水时要少浇,因白天高温耳基晒干收缩,浇大水会使水进入袋内,耳基膨胀后再大水。6-7天停水,让阳光照射2-3天,通过干燥、使氧气由裂缝进入,促进菌丝恢复。
十四、病虫害防治
(一)病主要是防而不是治,提前从每一个环节预防,黑木耳常见的发生烂耳,流耳,螨虫,绿霉、青苔。
1、青苔:出现会导致菌袋发软,烂耳现象,出现青苔时除了用青苔药防治外,还可以用青苔先锋加百分之三的酒精进行治疗。
2、后期出现霉菌可以用高效速杀洁霉精
3、防止螨虫和线虫,菌床提前用800倍的三氯杀螨醇、80%敌敌畏,如果耳袋表面出现飞虫时可以用5%食盐水进行喷雾驱赶。
4、如果袋内出现线虫和螨虫时,可以用螨虫杀加百分之二的醋精。
(二)青苔和细菌性流耳
在耳床摆袋前用800倍的三氯杀螨醇与80%敌敌畏混合使用,可防止螨虫和线虫,如果出现线虫时可以喷5%食盐水喷洒在菌袋表面,也可以用菇净防治线虫,效果很好,按1000倍喷洒。
(三)链孢霉菌处理
一旦发现极个别的马上移到室外,千万不能用水剂消毒药,最好用烟雾消毒。发现链孢霉时尽量少用换气扇,防止交叉感染。用加倍量保全击,以及链孢克星等交替使用。如果发现菌室潮湿时,可在接种后,在接种的棉花或是海绵体上,轻轻撒一层雾状白灰杀菌。
十五、越冬耳管理注意事项
1、秋耳如果采不完时,可以采取安全越冬管理,主要是袋内的含水量大小因素决定。
2、如果袋内的菌丝含水量大,容易受冻害使菌体细胞破裂而死亡。
黑龙江省林口县食用菌研究所 尹家升1376663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