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科普讲堂 >> 白浆土上夺高产 瘠薄地里创高效

白浆土上夺高产 瘠薄地里创高效

2020-08-25 11:21:42 来源:穆棱市老科协 浏览:456

白浆土上夺高产  瘠薄地里创高效

——介绍一个改良培肥土壤而获高产高效的典型种植户

按:这是一篇很好的农业新技术推广文章。高风喜的做法,孟凡科同志的总结归纳,很好的解决了白浆土、瘠薄地的种植利用问题,对提高我市农村、农业的土地使用效率,提高农民收益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建议穆棱市老科协组织力量先行在全市推广此项技术。请各县、区老科协认真研读、学习推广,为加快我市农业和乡村振兴再做积极贡献。

牡丹江市老科协秘书长  李新代

2020825

耕地瘠薄产量低、效益差,是我市许多坡岗地农户的烦心事,也是制约他们发家致富的最大障碍。其中最差的土壤就是白浆土了,由于开垦种植年代久远,加上水土流失,地里的有效养份和有机质大量减少,土壤板结、僵硬、粘重、冷凉,什么农作物都长不好,庄稼产量低、经济效益就差。农民对这类土壤是弃之不舍,耕种低效,只能望地兴叹。

    近几年来,我市加大了对坡岗地整治改造的力度,把坡地改造成梯田,大大减少了水土流失。但坡改梯后的土地土质状况没有多少改观,还是瘠薄地。用什么措施能把这些瘠薄地逐步改造成持续优质高产高效的肥沃良田?是耕种这些瘠薄土地的农民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来发家致富的美好愿望。要想把这个愿望变为现实,首先要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方法,才能实现上述目标。而我们老科协今年就发现了这样一个典型。在福禄乡福录村和四方村接壤的西山坡上有一片庄稼长的格外茂盛,桔杆粗壮、叶色浓绿,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经了解这片地的主人叫高凤喜,这片地是他租来和捡来的。原来这片地是典型的白浆土地,非常瘠薄。有的农户撂荒了,也有些农户就不种了,以很低的价格承包出去了。高凤喜就承包了这片土地,并且把周围农民零星的撂荒地开垦起来,连成一片进行规模种植。承包这样一片瘠薄地种植,高凤喜自然有他独到的眼光和过人的智慧,他具有较强的改革创新能力。首先得益于他对农业机械的了解和熟练掌握。他自己有一台链轨拖拉机,承包这片地后他就发挥了拖拉机的优势,把这片土地连片整理深翻细耕,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即节省了人工还提高了种地质量。更主要是他抓住白浆地的关键问题,在土地耕层浅、板结严重、通透性差等方面的问题来下功夫做文章。首先在秋翻整地的同时,逐年加深耕层,由普通的1820厘米逐年加深到25厘米以上。然后在起垅时实行垅底深松垅上旋耕,不但破碎地表的土喀砬,还打破了生硬板结的犁底层。地里没有大土咯拉,就保证了精量播种的出苗率,即疏松活化了土壤,还提高了垄内地温,和积蓄更多的雨水。仅这几项技术措施,就显现出他种地的技术优势。善于琢磨,肯用脑筋,是高凤喜能把地种好的关键。许多农机具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例如他使用的深松钩就很有特色,他特意从佳木斯买回深松犁臂,自己用铁路钢轨的材质做成犁钓,并在犁钓上面立着纵向焊上1 0多厘米高的钢锯片,目的是松土时把硬土块划开,深松时就不会起大块。现在,农机具深松主要是起垅时垅内深松,而高风喜是不但起垅时垅内深松,在小苗长到34片时随着第一次松土结合垄底深松。他的理论是胶轮拖拉机在作业时会把垅沟底的土碾压的非常板结,不利土壤通透和接纳雨水。因此,垄沟里就有了厚厚的坐梨土,高风喜说他的地里从来没见过庄稼旱的打蔫过,一场雨后,别人家地里雨水满沟横流,他地里不见雨水聚积,已全部渗入深松层内,储存起来了。现在全市农村多数农民都在用拖拉机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秋季收获。土地坡陡、地块零散的农户所用拖拉机都是中小型的,优点是节油、经济和作业灵活。缺点是马力不足,梨稍微下的深点就拉着吃力。再加上整地起垄播种、铲趟一季下来把地垄沟碾压的更加板结僵硬,雨水不下渗,就会随地势流尚,造成水土流失。几天不下雨就干旱,轻者作物打蔫、减产,重者绝收。而多数农民对这些只会望田兴叹,毫无办法。高凤喜就看准了这个难点,并很好地把它解决了,这就是轮后深松法。

    高凤喜种地施肥也很有特点,他说地薄再不多施点肥庄稼靠啥长啊。以种植玉米为例,他每垧地用磷酸二胺500斤,硫酸钾200斤,做底肥和种肥。再用600斤尿素做追肥。虽然施肥量大了些,但配方还是比较合理的。他的施用方法是起垅时垄底(垄内1520厘米)肥500斤,种肥(垄内10厘米)200斤。玉米追肥时随着铲趟撒在垄壁上随后翻土压实。轮作换茬也是高风喜种地高明之处。他采用米——米——豆的轮作方式就比较科学。尤其对大豆而言,大豆最喜欢肥茬,而种玉米大量施用的磷酸二铵中的磷元素会部分剩余。经两年的积累,正好给大豆提供了充足“粮食”,因此他的大豆也长的非常好。我们站在地头一看,这大豆长势与我市最好的一类土壤一一肥沃的穆棱河沿岸冲积暗粽壤种大豆也不过如此。老高笑着问我们说:“你看这大豆每垧地能产多少斤”?我们看了一下说就目前长势来看垧产55006000斤。他笑着说:“差不多吧,今年夏秋雨水太大,长的没有去年好,我去年是6100斤(这个产量是卖完大豆后和种植面积折算出来的)”。我们问他:“你的玉米去年产量如何”,他说:“今年春天才卖的,卖完了折算出来垧产量是20000斤”。我们听后为之一振,这个产量是穆棱市第一积温区一类土壤的产量了。还有一点从中可以看出高风喜种地精明,施用叶面肥对农作物生长后期极为重要,作物施用后增产幅度也非常可观。但偏偏许多农民看不到这一点。因为一春带一夏的投入就够农民受的,化肥非用不可,农药不用不行,至于叶面肥吗,眼睛直观变化不大,能省就省吧。可高风喜都看出了门道,他说我每年都施用两遍叶面肥,我的庄稼和周围地块相比叶的颜色大不相同。我的庄稼到九月份叶片嫩绿或浓绿,而周围地块都早早叶片发黄。最明显的是玉米到八月末九月初时,我的玉米一片葱绿,且玉米棒子下几片叶也是绿色的,但玉米棒的皮已经开始发黄了。说明我的玉米已进入成熟期了,这就是活杆成熟的表现,也是玉米生长不脱肥的表现。而周围其它农户的玉米、玉米棒上面的叶子开始发黄,玉米棒下面的叶片早已干枯了。就这一差别,产量就差远去了。

    通过对高风喜农田的详细考察,我们给他总结了一下,他之所以能把最冷凉瘠薄的白浆土地改造成垧产玉米20000斤,大豆6100斤的高产量,主要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农业机械化优势和作用

    毛主席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实践就是如此。高风喜就是实践农业机械化种田的高手,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农业机械化优势,从整地起垅施肥播种铲趟及收获全部用农业机械来作业。68岁的高凤喜驾驶着他的各种农机具完成了14垧地的田间所有作业,并不显的特别劳累。这就是现代农民的榜样。在农机具操作和使用过程中开动脑筋,遇到问题设法解决。问题解决了,他就会比别人进步一块。逐渐地他的种地技术优势就显现了出来,效果表现在他的庄稼产量和效益。所以能把最瘠薄冷凉的白浆土地改造成能和肥沃一等地相媲美的高产高效农田。

    二、深松整地,加深耕层是改造低产田的关键措施

    破解白浆土低产低效的关键:首先是逐年加深耕层,活化土壤。由于耕层的土壤板结僵硬又瘠薄,必须通过逐年深松来解决。高风喜就看准了这一关键技术,自制深松钓加以解决。并且一年多次深松,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好经验。

    三、合理配方,足量施肥

    按高风喜土地条件,他的施肥量还是很足的,而且他从来都选正宗品牌,这就保证了他施肥肥料的质量。从而保障了农作物整个生育期对肥料的需要。这也是他获得高产的必要条件。

    四、适时用好叶面肥

叶面肥对农作物后期生长发育非常必要。高风喜采用机械化喷撒,两次用肥,所以秋末了他的庄稼还是浓绿,这就是叶面肥的功劳。

    纵观高风喜这1 4垧地耕种管理经验,确确实实让人佩服,但仔细分析起来,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他谈到每年整地时先旋耕后深松,再起垅待翻。每年深松逐年加深这是对的,但每年旋耕有这个必要吗?他说非常必要,首先白浆土地愿意结块不打碎就会垄上跑墒,大土块还影响精量点翻的种子出苗,保不住全苗。再就是秋天用直收来收获庄稼,直收的宽大轮胎也会把这一条土地碾压的很硬,所以必须垅上旋耕。从以上事实看出来,随然高风喜在这块土地上下足了功夫,取得较高产量和高效益,但土地瘠薄的关键问题没解决,这就是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太低,虽然旋耕深松和土壤的板结粘重得到暂时缓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秸杆还田,逐年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瘠薄的良策。这样就会越种越肥。有了这项措施,再加上以上高风喜的先进经验,那就是破解我市瘠薄的坡岗地,低产田的优方良策。高风喜也早已看出这个问题,前几年他就几次跑到密山和佳木斯去参观考察秸杆还田机械使用方法和效果情况,他也选好一种适合他使用的机型,它能把地里秸杆粉碎成锯末子状随后抛撒到田间。由于经济问题,至今还没下定购买秸杆粉碎还田机械的决心。

    从以上高风喜这个瘠薄地上创高产高效的典型经验中看出,冷凉板结瘠薄的低产田不是不可改变的顽症。只要选对技术,下苦功夫,长期坚持,定能收到预定的效果。我市地处山区,坡岗地占总耕地面的80%以上,其中瘠薄地占坡岗一半以上。如果能把高风喜的高产高效经验总结完善,推广到全市所有瘠薄地的农户当中去,对我市农民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培育肥沃、健康、优质的土壤是我市农村产业振兴的基础,促进耕地质量的提升也是质量兴农、效果富农,绿色发展的必由之中路,更是创造生态宜居的环境重要保障。

本文作者:穆棱市老科协会员、农业分会会长、高级农艺师孟凡科)

协会简介 - 组织机构 - 协会章程 - 职称评审 - 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