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建言献策 >> 县(市)区 >> 东安区老科协 >> 情系中国梦 不需扬鞭自奋蹄——东安区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系列报导之一

情系中国梦 不需扬鞭自奋蹄——东安区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系列报导之一

2016-03-18 10:35:44 来源:东安区老科协 浏览:228

情系中国梦

不需扬鞭自奋蹄

——东安区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系列报导之一

为了更好地调动东安区老科技工作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军中的作用,激发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余热的热情,东安区老科协2008 年开始在社区老科技工作者中开展了《我为东安添光彩》竞赛活动。历经八个春秋,老科协工作者情系中华复兴梦,主动挥洒自己的能量,为东安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了贡献,涌现出一批无私奉献的老科技工作者。区委、区政府对老科技工作者的贡献予以充分肯定,于2012年以区委的名义奖励、树立了十名老科技工作者先进标兵。在榜样的引领下,更加激发了老科技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热情,使《我为东安添光彩》活动开展地更加有声有色,成为开展老科协工作的有效载体。

一、积极参与,成为社区党组织的得力助手

东安区有社区老科协分会16个,老科技工作者211名,其中:高级职称的45名,中级职称的105名,初级职称61名,党员152名,在社区担任领导职务的32名。

老科技工作者大多是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文化程度高。各社区的党组织,看重了老科技工作者的这一优势,在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中,不断地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离岗不离休被重新启用,让他们参与了社区的党组织和社区建设。他们有的被选为党委委员、有的被选为基层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有的被聘为业主委员会主任、有的被聘为“五老”、“十大员”成员。

热电社区,党委班子中的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都由老科技工作者担任。组织委员杨玉新兼任世纪阳光物业的党支部书记,是原林机厂子弟校校长,小学高级教师。自担任社区的这些领导职务以来,她将这些岗位做为自己的一份事业,忠于职守,被居民誉为不拿工资的“编外”干部。无论是社区的环境建设还是文化活动,总是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写黑板报、清扫门前积雪,她总是那么的认真。只要是她能插上手的工作,她都踏踏实实地认真带头去做。

福民社区的马占奎原是木工机械配件厂厂长,经济师。退休后被选任福民社区党委宣传委员,兼任社区老科协分会会长,还是海洋靓景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同时还是省书法研究会会员。做为党委委员,他认真地执行党委的决议,将交给自己的工作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做为老科协分会的会长,他能充分利用社区的活动阵地,搭建老科协社区课堂,经常向居民进行法律、保健、科学知识宣讲。他自觉体察民情,将百姓的呼声认真向党委反映或提出建议。他认真地组织本分会的老科技工作者参加社区的普法教育、科普活动,亲自出科普板报。做为业主委员会主任,他从不较个人得失,义务为社区居民服务。他一方面积极反映业主意见,协调物业公司搞好小区物业管理,另一方面做好欠费业主的工作,通过两方面工作,化解了业主和物业的矛盾,使小区管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原自行车厂厂长、高级政工师毕乃伦曾是绿苑社区的党委副书记,他忠于这个职务,为社区的党建工作出谋献策,设计党员学习园地,组织“党员恳谈会”。每年的“七、一”党的生日,他更是忙的不亦乐乎,组织党员座谈会、演出会。亲自撰写纪念文章,将这个社区的党建工作搞得红红火火。社区行政改组后,他被划到清福社区,虽然没有参与社区党的领导,可是被选为老科协分会会长,他工作仍然是兢兢业业,社区的板报、宣传、普法教育工作他都抓的很有特色。

建福社区,老科协理事原聋哑学校高级教师王秀荣,被聘为社区的青少年教育“十大员”,她发挥教师特长,不但从生活上资助社区内的贫困孩子,更从精神上帮助这些孩子学会自信、自重、自立、自强。经常和孩子们谈心,讲传统、讲典型,成为孩子们非常信任的贴心人。

由于各社区党委注意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政治优势,充实了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量,使社区的党建工作有了明显的进步,使社区居民看到了党员的先锋作用,使老科技工作者成为社区不可缺失的党建得力助手。

二、主动作为,成为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区工作职能在不断增加,在这繁杂的工作中老科技工作者为社区分担了许多工作任务,为政府排忧解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帮助社区解决下岗职工就业难的问题。在以往及当前中央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进程中,有许多老科技工作者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领办协办了一些企业、学校,安排了部分下岗职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柴市社区老科协分会会长退休教师仲维珍,开办了技术职能培训学校。办校十八年来,她对下岗职工、困难家庭人员坚持免费或低费进行培训,使一批下岗、无业人员走上了就业的道路,给社区减轻了再就业难的巨大压力。到目前为止,仲校长已免费培训下岗职工2000多人,学员就业于全国各地,有的还自己开办了学校。有的学员还走出国门,将中国传统的按摩、拔罐传授到近20个国家。她还参与研讨平衡针的发明,并已进行了临床实践,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仲校长还坚持常年为社区老年人、困难人群免费进行足部治疗,使他们摆脱了疾病的困扰。

区老科协常务理事,区老科协工业分会会长,原区建管办高级工民建工程师宋兆志,退休后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在华兴监理公司任经理。从2000年开始至今他先后安排了下岗工人近40人次,为社区的下岗职工就业难出了力。

区老科协常务理事,原牡丹江大学教授汪荣是牡丹社区分会的会长,他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牡丹社区引进沼气项目,并在东村进行实验,为区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他退休18年积极参与科技研发,与小雨点集团、阳光科技开发集团、蓝翔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开发审请专利34项,成为“万众创新”的典范,收获了省科技厅成果奖励、市科委的科学进步奖。以他冠名的《三新温室》专利获市科委一等奖。

为社区治安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各社区分会经常请一些知名人士为居民进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继承法》、《婚姻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等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而进行授课的绝大多数人是我们的老科技工作者。柴市社区老科协副会长刘喜文,是原市中级法院的庭长,他经常结合实际给居民讲法治教育课,使居民对“全面依法治国”有了更深入细化的了解。亲自参与居民家庭纠纷的调节,帮助社区处理法律问题。87岁高龄的刘老汉夫妇和两个儿子闹矛盾,儿子公开表示不再赡养老人,使老人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刘喜文副会长亲自找到刘老汉的两个儿子谈话,协调处理家庭矛盾,达成一致后三方签字,使一桩纠缠了多年的赡养及家庭财产分配问题得到了解决。

各社区成立了老年社区治安巡逻队,其成员大多数是我们老科技工作者。清福社区还设了网吧监督员,全部是老科技工作者,有著名剧作家王治普、有原牡丹江大学后勤处处长翼耀忠等,他们对辖区的10个网吧进行跟踪监督。自己花钱印发了《告网吧业主书》,印制了网吧检查纪录本,几年下来,他们已积累了厚厚的一本检查纪录,在他们的监督下这个社区没有一个不法经营网吧。

为社区文化活动做出特殊贡献。许多社区都有老科技人员参加的艺术团、秧歌队、科普志愿者队等,他们为活跃社区的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幸福社区的合唱团在团长郭秀珍(原红旗医院高级护理师)的带领下,他们依托老科协组织,自编自演反映居民中的好人好事、内含科普知识的文艺节目,深受居民的欢迎,他们坚持十几年如一日活跃在居民中间。

景福社区老科技工作者在会长秦贵海的带领下,多年坚持周末大舞台活动。秦贵海利用这个舞台,将自己整理的科普知识印成小册子发给群众。他领着他的团队,将科普知识编成文艺节目将周末在舞台搞得红红火火。

各社区的文化楼道建设也倾注了老科技工作者的心血。清福社区党委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作用,经常更新文化楼道的内容,将居民居住的楼道文化搞得丰富多彩,使居民群众受到德、美、科等全面教育。王治普、魏宝山、冀耀忠、毕乃伦等老科技工作者在楼道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老年大学的学员学绘画、刺绣等,经常把他们的作品进行展出。在他们与居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社区被评为国家级先进文化社区。

为社区的青少年教育无私奉献。各社区组建了青少年教育队伍,聘任了371名老科技工作者为“十大员”成员,使他们在青少年教育中发挥了别人替代不了的作用。各社区还在综合活动室中,为青少年活动开辟阵地,为老科技工作者教育青少年有活动场所。柴市社区开了“四点半课堂”,聘任区老科协会长陈广艳同志为辅导员,为放学后没有家长管的孩子们开辟了活动空间,在这里可以完成家庭作业,还可以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清福社区成立了“少年艺术学校”,在业余时间有老科技工作者进行舞蹈、绘画、棋类辅导,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各社区普遍建立了青少年护树队,老科技工作者带领这些青少年进行小区绿化、美化,使孩子们在爱护小区的一草一木中培养了爱祖国、爱家园的情怀,提升了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

三、严以律已,成为社区居民学习的榜样

老科技工作者他们以对事业的执着,以对中华复兴梦的企盼,不放弃自己的追求,不荒废自己的技能,在社区这片沃土中找到了用武之地。原牡丹江大学后勤处处长翼耀忠,他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清福社区率先成立了牡丹江市社区中唯一的一个正规的“清福社区老年大学”,他靠个人关系请牡丹江的名人老师讲课。这个大学已办了15年,培养了老年学员1500多人。现在声乐班、绘画班正在授课,教员由省书画协会理事、市青年书画协会会长张宗昌担任。从这个学校走出的学员绘画造诣很高,有十人在我市已很有名气,其中一人获得了国家级“名画家”奖励。中央、省市领导都视察过这所学校,对翼耀忠专心办学,不求回报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翼耀忠同时也获得了社区居民的爱戴,称为我们的“翼老”。由于他在社区办学的成功,“锦绣家园”、“广厦新城”等物业特邀他在这些新居办学,而且都已成功,收到较大的社会效果。

研究员毕顺卿同志负责区关工委工作,他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每年下社区几十次,发动社会力量和贫困学生结对子,常年帮扶贫困学生,他自己也每年损1000多元资助贫困学生。他向法院建议使十几名少年免除了刑事处罚,给孩子们创造了重择人生路的机会。他主持编写了《辉煌的20年》一书,他撰写了多篇论文,其中有两篇论文在国家关工委获奖,他个人也获得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由于他以身示范对青少年教育投入诚心,今年获得市“学雷锋岗位标兵”、区“东安好人”荣誉称号。

高级政工师、主任记者杜良凤恪守新闻报导原则,经常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文章,宣传社区的人和事,经常给社区干部讲新闻课,给社区居民和老干部讲各种辅导课。他主编了区老干部的《夕霞报》,这份报每月一期,现在已办了12年共164期,由原来的两版变成了现在的四开版。办报从写稿、编辑、排版、打印全是他一个人做,确实显示出了老科技工作者的才能。他还出版了38万字的《春风浩荡赋神州》一书,他还将继续出版第二册。被评为全省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一下代先进个人。

由于老科技工作者在社区的默默奉献及表率作用,为社区工作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助推了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受到了各级党组织和居民的高度赞扬。

东安区老科技工作者情系“中国梦”,喜作“夕阳颂”。在社区活动中充分彰显了“不需扬鞭自奋蹄”不老的青春魅力。

如今,在“十三五”进程中,在实现二个“一百年”宏伟蓝图的进军中,我们的老科技工作者更加意气风发前行。

 

                                牡丹江市东安区老科协

                                   2016年3月15

协会简介 - 组织机构 - 协会章程 - 职称评审 - 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