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
农经学院老科协 李钟学
水稻育苗前首先把好种子处理这一关。虽然比较简单,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忽视了技术要求,选不出理想的饱满大粒种子,则育不出壮苗。下面介绍种子处理技术要点:
1.风筛选及晒种:种子出库后,进行风筛选,清除草籽、秕粒和夹杂物,随后选择晴天晒种2~3天,晒种可增强种皮的透性,增强呼吸强度和内部酶的活性。同时还可使种子干燥一致,有利于吸水和萌发,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种子放在铺好的塑料布上,铺种厚度3~5厘米,经常用手翻动,受热均匀。晒种时防止低温受潮,晚间收拾好。
2.盐水选种:成熟饱满大粒的种子,发芽力强,幼苗生长整齐,苗壮。因此,必须认真进行盐水选。选种用的盐水比重为1.08~1.10。方法是用50公斤水加食盐8公斤,食盐充分溶解后,用新鲜鸡蛋测试.当鸡蛋不漂不沉在中间位置时,盐水比重为1.08,可选有芒的种子和糯稻。用50公斤水加食盐10公斤,食盐充分溶解后,当鸡蛋露出水面1元钱硬币大小时,盐水比重为1.10,可选无芒的种子。将种子放入盐水内,边放边搅拌,不饱满的种子漂浮上面经捞出后,把下沉饱满大粒种子捞出来,用清水洗2~3次,洗净种皮表面的盐水,以免盐水影响水稻种子发芽。(图1)每选一次,都需测试调整盐水比重,以保证选种质量。
图 1鲜鸡蛋测定盐水比重
3.种子消毒及浸种:消毒及浸种种子消毒是防除由种子传染的水稻恶苗病、苗稻瘟病的主要措施。浸种是使水稻种子吸足水分,促进生理活动,使种子膨胀软化,增强呼吸作用,使蛋白质由凝胶状态变为溶胶状态,在酶的作用下把胚乳贮藏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物质,并降低种子中抑制发芽物质的浓度,把可溶物质供幼芽、幼根生长。种子发芽前的吸水过程,分为急剧吸水的物理学吸胀过程和缓慢吸水的生物化学过程两个阶段。前段吸收了种子发芽所需水分;后段进行酶的活化、运送等生物化学变化,吸水比较缓慢。种子吸水快慢与温度成正相关,大体浸好需积温80—
4.催芽 具体做法是:在炕上铺一层稻草,再铺一层塑料布,浸好的种子放在其上,以高温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