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空中科普讲堂 >> 秋耳生产技术

秋耳生产技术

2014-06-11 08:36:07 来源:牡丹江市老科协 浏览:275

秋耳载培因季节的原因与春耳在菌种选择、培养、划口、出耳管理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具体生产技术如下:

1、生产季节安排

秋耳原种应在2月末—4月初生产,载培种在4月下旬—6月初生产,室内、室外控温育菌。立秋前后划口摆袋载培,上冻前采摘结束。

2、菌种和菌包的生产与管理

2.1品种选择

选用符合国家《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所规定已登记注册的优良菌种,并经载培实验证明该品种适应本地区气候条件,抗逆性强、高产、品质优,不划口处表面长时间见光不易形成原基的优良品种。二级菌种以锯末培养基为优。

2.2菌种和菌袋生产

菌种、菌袋的制作方法和标准与春耳一致。

2.3培养管理

控制摆放数量,一般摆放量是春耳的一半左右,上层架摆放蔬松,下层架摆放适度,做到既能控温育菌,又能利用菌袋生长产生的热量自然育菌。控制摆放量,科学安排制菌时间是秋耳载培成败的关键环节,一定要防止高温烧菌。

气温高时,可将摆放密集处的菌袋移到筐里或地下。白天关严门窗,夜间开门窗用风扇降温,安全度过伏天。

3、出耳管理

3.1整床做畦

与春耳同。可将春耳菌袋并床或清理干净后,用原有菌床摆放秋耳。

3.2划口摆袋

立秋前后划口,高积温区略晚划,低积温区略早划,易划“/”型口,划口方法与春耳同。

摆放前平整畦床,床面撒白灰消毒,并铺旧草帘或地膜防泥沙,间距10cm—15cm,每平方米摆25袋。

将干草帘盖在菌袋上,温度高时两边掀起通风降温。刀口菌丝复壮变白后,可将草帘撤掉。

3.3原基形成期管理

秋耳催芽阶段正处高温天气,为防止杂菌感染,刀口变白后,应撤掉草帘全光管理。早晚少量浇水,待刀口显黑线后增加浇水量,约15—20天形成原基。

3.4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管理

严格根据温度高低决定浇水与否和水量大小,温度高于25 C 停止浇水 ;温度低于25 C 要勤浇、细喷,勤浇水控制温度促进耳片分化生长。深秋温度降低后要盖草帘子增温保温。秋耳浇水全程与春耳一样也要干湿交替,干干湿湿。

4、采收

秋耳黑厚,朵型小于春耳,由于增加了划口数量,耳片七成熟就可采摘,采大留小。适时采收和分级晾晒,提高木耳品质,增加效益。

东宁县老科协食用菌协会 张建国

2014年6月3日

协会简介 - 组织机构 - 协会章程 - 职称评审 - 大事记